你还不知道吗?这些日常行为会大大缩短西服的寿命!

你还不知道吗?这些日常行为会大大缩短西服的寿命!

一套西装能穿多久不破损和能穿多久还比较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说穿破了的寿命,十年八年都常见,但要说穿三年衣服状态还比较新,对多数人来说算是罕见了。

回想一下,真正让你不穿一套西服的原因是因为它旧了、不好看了,还是因为它破了?

大多数情况都是旧了、不好看了。

如何去延长出现这个情况,主要关注的并不是西服的绝对寿命,而是磨损速度的快慢。

换个角度分析,穿的久=买的实惠。按常规来看,一套西服穿三年左右会旧的归入不愿意穿的那一类。如果能通过平时注意增加一年的时间,多出来这一年可比送一件衬衫划算多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针对西服磨损这一老大难的问题,告诉你生活中最毁西服的“杀手”有哪些。

规避掉下面这些问题,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你西服变旧的速度可以明显下降!甚至,一套顶别人一套半。

头号杀手:干洗

最容易让西服变旧的竟然是干洗?

相信很有人会不理解,干洗使用的干洗剂会让面料更加干燥,手感变粗糙,光泽感下降。有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阵势,但这还不是损伤最大的。

干洗和洗衣机水洗是相同的方式,都是在滚筒里滚动、翻搅,而这个过程会让西服上衣内部的毛衬松动,容易导致衣服变形,变形后则需要专业定型设备熨烫才能复原。

无论是上衣还是裤子,从干洗机里拿出来都必须熨烫,否则非常皱。而熨烫西服西裤这类毛纺品的温度和熨烫衬衫这类棉纺品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棉的温度要求更高,但干洗店需要熨烫衣服的数量过于庞大,并且熨烫并不是主要工作内容,不够重视,所以一刀切的棉纺品熨斗温度容易让羊毛面料发亮。

我经常看到客人刚从干洗店拿出来的西服上衣,驳头(领子)被熨斗压的平平的,实际上驳头从上往下是有自然弧度的,只有很廉价的西服才会压死。

所以你可能会有感觉,干洗完的衣服虽然更干净了,但也更旧了;虽然熨烫的很平,但并不自然,有些死板。

所以,西服能不洗则不洗,西裤尽量少洗。

二号杀手:“穿脏了再换”

“穿脏了再换”是一种穿衣服习惯,连续穿几天,脏了再换正好洗一下。这个习惯用在可以机洗、水洗的衣物上合适,但用到西服上却不合适。

正装类的衣物普遍采用羊毛面料,很大原因是羊毛的恢复性号并且能纺织出自然的光泽,这是棉质织物不具备的特性。例如棉质的衣服穿皱了是无法自己恢复,但羊毛可以,只要给时间休息。但是你重复穿的间隔时间太短,会加速疲劳,使面料失去光泽,快速变旧,最终失去光泽和恢复能力。

所以,勤换,给西服足够的休息时间,但不必勤洗。

三号杀手:摩擦、拉扯

摩擦会让西服发亮,但发亮的西服几乎结束了它的使命。

最容易磨亮的两个地方是上衣袖肘和裤子后片臀围至大腿处,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在办公时最常摩擦。

大家需要清楚一件事,西服发亮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无论是干洗、熨烫等都无法恢复。磨亮后的西服不仅显旧,而且视觉上非常不好看。

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但是可以尽量的避免一些动作,例如跷二郎腿、整个人趴在桌上的动作。

拉扯主要指西服长时间处于受力的紧张状态,撕档就是西裤不断拉扯,量变产生的质变。

拉扯加速西装变旧的主要群体是尺寸追求贴身的那一部分,由于衣服尺寸和人体尺寸太过接近,没有富裕,进行一些较大动作时面料受到的张力太大,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松懈。

这一情况出现在裤子膝盖处最为明显。一些喜欢穿瘦腿裤子的客人,经常会把裤子的膝盖部位穿出弧形,这就是膝盖部位的面料不断受拉扯导致的。

面料变形之后如果再不断拉扯受力,就会撕裂,但这一情况基本只出现在裆部,因为裆部会在我们坐、蹲时承受巨大压力,尤其是秋冬天套秋裤穿的时候,摩擦力变大,甚至尺寸宽松也会撕裆。

所以,在选购西服时不要一味追求修身,适当留一点富裕。在每次坐下或蹲下时,可以稍微提一下裤子,这样裤子受到的拉扯会小很多。

简单来说,

少干洗,

勤换不必勤洗,

不要追求穿过贴身,

尽量减少粗糙表面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