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玉这个名字另有用途,明显是影射黛玉。
「香菱」是宝钗的文采,「根并荷花一茎香」暗与「英莲」相关,都是水里浮萍的命运。夏金桂给「香菱」改「秋菱」,是以香著称的桂花容不得菱花的清香,也是跟宝钗别苗头。「香菱」遇上「金桂」,改成「秋菱」,离凋落也就不远了。「宝蟾」的名字与「金桂」相关。
宝钗会给香菱起名字,是因为她被拐之后姓名家乡全忘了,一开始没有正式给薛蟠作妾时算作薛家的丫鬟。至于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书里说本名是「黄金莺」,宝钗没给她改名,只是嫌「金莺」拗口,叫成了「莺儿」。这是因为宝钗并不在这些事上在意,不用丫鬟的名字争奇斗巧。贾政听见宝玉把才学用到给袭人起名上会不喜,也是类似的看法。
莺儿「娇憨宛转,语笑如痴」,善长打络子,能用柳条编小花篮,都是从「黄莺」的习性上来。
有意思的是,宝黛二人的大丫鬟都是鸟类命名的,但「紫鹃」「黄莺」,风格迥异。
「黄金莺」这个名字,作者是有意和「白玉钏」作了对仗。玉钏的名字是跟着姐姐「金钏」来的,而「金钏」的名字,恰应了「金簪子掉在井里」的谶。「彩云」「彩霞」,有时二有时一,无甚特色。王夫人的丫鬟,名字也不怎么费周张,她不是个有生活情趣的。
贾府四位小姐的丫鬟,名字是成套出的。贴身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名字都是一动一宾,「琴棋书画」是四位小姐各自的强项(元春书中未提及,推测是)。次一等的丫鬟,绣橘、翠墨、彩屏,名字是偏正结构,翠墨彩屏目测与书画相关。
李纨的素云碧月,对应她寡妇的身份。
平儿的名字有平衡的意思在,一是她在贾琏凤姐手下的生存之道,二是她在贾府中的作用,回目中有「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就是这个作用。春燕娘打春燕,麝月让小丫头子去请平姑娘来管,春燕娘不知利害,说「凭你那个平姑娘来也要凭个理」,拿平儿的名字开了个玩笑。
秋桐的名字则是因凤姐而来。秋日梧桐衰落,凤鸟也就无枝可栖了。
尤二姐、尤三姐的姓氏显然是因为她们「尤物」的身份,所以尤氏之所以姓尤,大概是因为作者想让她两个妹妹姓尤。
凤姐派去服侍尤二姐的丫鬟善姐,这名字是反着来的。
湘云的丫鬟翠缕,出现时是与湘云在大观园里论阴阳。盛夏天气,「翠缕」这名字是见景生情了。这丫头的性情也是夏天的开朗明丽。
《红楼梦》里随事而起的名字很多,为送东西出场的就是宋妈,管竹子的就是祝妈,管田的是田妈,管花花草草的就是茗烟的娘老叶妈了。
最有趣的是宝玉生日前大观园里那一系列纠纷,参与者多是小人物,他们的名字相互都有关联:
时间是春末夏初,先记住这个节令。
杏子阴下,宝玉遇到藕官因私烧纸钱被夏婆子(春燕的姨妈、藕官的干娘)教训。宝玉帮藕官开脱,问她原因,她让宝玉去问芳官。正赶上芳官因为干娘(春燕娘)让她用小鸠儿(春燕妹妹)剩下的水洗头吵了一架。
莺儿去潇湘馆讨蔷薇硝,回来的路上和蕊官藕官春燕在柳叶渚边编花篮,又和管花木的春燕姑妈还有后赶来的春燕娘吵了一架。
然后贾环在怡红院向芳官讨蔷薇硝,芳官因是蕊官所赠不愿给,拿茉莉粉代替。事发后赵姨娘被夏婆子挑唆,和芳官等小戏子们大闹了一场。
探春将赵姨娘劝回后,一气之下要查是谁挑唆,艾官告了夏婆子的状。夏婆子的外孙女小蝉恰好也在探春处当差,又把消息透露给了夏婆子。
小蝉报信回来,在大观园小厨房柳嫂子处与芳官吵了一架。
柳嫂子想让女儿五儿进怡红院,托芳官说情。芳官送给五儿的玫瑰露,柳嫂子给娘家侄子带了些回去,又带回来她娘家哥哥在门上得的茯苓霜。
迎春房中的丫环莲花儿来厨房替司棋要炖鸡蛋,柳嫂子说没有,莲花儿在厨房里翻找鸡蛋时看见了玫瑰露瓶子。
司棋大闹厨房。
五儿去怡红院给芳官送茯苓霜,回来时被林之孝家的盘问,莲花小蝉举报小厨房有贼赃。玫瑰露瓶和茯苓霜都被翻了出来,柳氏母女被当成贼。
太太房里丢的玫瑰露,实际上是彩云偷走送了贾环,为了探春的面子宝玉认下此事,平儿做主放了柳氏母女。
藕官艾官莺儿春燕小鸠蝉姐莲花夏婆子柳嫂子,这些名字都围绕着春去夏来的时令,大部分都是这样顺手起的。茉莉蔷薇硝玫瑰露之类的道具,也大多与之相关。
........................
来源:红楼梦书迷
《白居易》经典诗30句,句句脍炙人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