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WiFi“馅饼”
背后藏着骗人陷阱
电信诈骗
如同隐匿在暗处的毒瘤
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安全
大家是不是总担心不慎被骗呢
快和南南一起看看一些真实案例吧
Part 1
案例一
真实案例
陈女士在逛商场时,连接了一个无需密码的免费WiFi,以便对比商品价格。不久后,她的信用卡被盗刷了6笔,总金额高达9000多元。原来,这个WiFi是不法分子搭建的山寨网络,一旦用户连接,黑客便能轻易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号及密码。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贪图免费网络、追求便捷的心理,在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搭建山寨WiFi。陈女士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连接,使得黑客能在背后窃取用户数据,获取个人敏感信息,轻松盗刷信用卡。
预防措施
1.避免连接来源不明的免费WiFi,尤其是无需密码即可连接的。
2.在使用WiFi时,尽量选择手动连接WiFi,关闭自动连接功能,防止误连。
3.不要在连接未知WiFi时进行涉及个人隐私和威胁财产安全的操作,如登陆重要账号、网上银行交易等。
Part 2
案例二
真实案例
李先生为了节省流量,将WiFi连接模式设置为自动连接。有一次在一家餐厅用餐时,他的手机自动连接上了一个免费的WiFi 。在使用该WiFi期间,他登录了手机网银查询账户余额。次日,李先生发现银行卡被盗刷了3000元。显然,这也是不法分子利用山寨WiFi实施的诈骗。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通过仿冒公共场所免费WiFi热点,其目的就是吸引用户自动连接,非法窃取用户敏感信息。李先生设置手机自动连接WiFi的习惯,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到不法分子搭建的山寨网络。由于他在该网络下进行了手机网银操作,账户信息被黑客捕获,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预防措施
1.谨慎使用手机自动连接WiFi的功能,尽量只在信任的、安全的环境下开启。
2.进入餐厅后,先向工作人员询问餐厅的官方WiFi名称和密码,不要连接那些自动弹出且无需密码的可疑WiFi。
3.在进行涉及资金的操作时,确保使用的是安全可靠的网络,比如可以使用自己的移动数据网络。
Part 3
案例三
真实案例
王先生在机场候机时,连接了一个名为 “机场免费WiFi ”的网络。他在该网络下登录了自己的邮箱和社交媒体账号。几天后,王先生发现自己的多个账户被盗,包括邮箱、社交平台以及网银账户。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的WiFi热点,成功获取了他的账号密码,进而盗取了他的个人信息和钱财。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利用机场环境嘈杂、旅客急切需要网络的心理,伪造与机场官方相似名称的WiFi热点。王先生在没有仔细核实网络真实性的情况下连接,在登录各类账号时,账号密码被黑客截获,导致多个账户被盗,个人信息和钱财受损。
预防措施
1.在机场等公共场所,要仔细辨别WiFi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向机场工作人员确认官方WiFi的准确名称和连接方式。
2.不要轻易连接那些名称模糊、看似官方但无法确认的WiFi。
3.如果需要紧急使用网络,可以考虑使用自己的移动数据网络,或者使用正规的付费公共WiFi服务。
防范电信诈骗
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役
让我们一起时刻保持警惕
让诈骗分子无计可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