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正文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2017.11.11-2017.11.17)

发布日期:2017-11-20    来源:新发地网站
【字体: 打印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批发平均价小幅波动,走势基本平稳。

  2017年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8.93元/斤,与11月10日的8.93元/斤持平;比2017年10月17日的8.80元/斤上涨1.48%;比2016年11月17日的10.10元/斤下降11.58%。周环比持平;月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12.02%,本周同比降幅略有收窄。

  本周(2017年11月11日至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走势相对平稳,小幅波动。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8.95元/斤(11月11日),比上周的8.93元/斤上涨0.22%;最低价8.80元/斤(11月14日),比上周的8.73元/斤上涨0.80%。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15元/斤,高出1.70%。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2.29%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微幅上涨,其中最低价的涨幅略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低价出现在周中期,说明本周前期肉价略有下行、周后期波动。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934.71头,比上周(11月4-10日)的1969.71头下降1.78%;比前2周(10月28日-11月3日)的1938.71头下降0.21%;比前3周(10月21-27日)的1923.57头增加0.58%;比前4周(10月14-20日)的1834头增加5.49%。

  去年同期的日均上市量是1864.43头,同比增加3.77%。上周同比增加3.20%,本周同比增幅略有扩大。

  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出现小幅下降,使得近1个月来上市量缓慢上升是势头出现停滞。由于上市量环比小幅下降,使得肉价保持了短暂的稳定并且略有回升。这种肉价的微幅回升,并不是毛猪供应不足导致的,而是白条猪上市量略有下降造成的。因为毛猪实际存栏量的增幅是大于白条猪上市量的增幅的。

  最近2个月来,白条猪的价格始终处于小幅波动之中,既没有出现连续性的上涨,也没有出现连续性下降,肉价始终处于涨涨落落的小幅波动之中,表现出明显的僵持阶段特性。目前的情况是:肉价不落猪价就不会下降,因为养猪场是根据肉价来确定猪价的;猪价不落肉价就不会落,因为肉价是根据猪价来定价的(剔除屠宰厂为扩大自己的盈利空间的努力之外)。屠宰厂和养猪场就是在这种相互制约的体系中运作的。猪价看着肉价,肉价看着猪价。

  根据我们在新发地市场的观察,近几年肉价上涨往往领先于猪价,肉价下降往往落后于猪价。近期肉价涨不起来,猪价也很难涨起来;近期肉价没有下降,猪价也很难下降,而猪价不降肉价就更难下降了。

  市场上对这种僵持的反应是:肉类消费平稳,需求无明显变化。反倒是有时候白条猪上市量一有增加就销售不出去,屠宰厂如果不降价就只好把多余的白条猪返厂。屠宰厂之所以选择返厂而不选择降价促销,就是因为近期猪价仍然坚挺,如果降价促销,屠宰厂就会出现亏损。

  这种僵持的现象还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直到毛猪存栏量确实多了的时候,养殖场才肯降价。目前的反映是,白条猪的单重在缓慢增加,出栏毛猪的单重也在缓慢增加,毛猪留栏的时间在延长。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鸡蛋价格曾经在上周出现上涨,在上周上了1个台阶以后,本周则停滞不动。

  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4.05元/斤,与11月10日的4.05元/斤持平;比2017年10月17日的3.58元/斤上涨13.13%;比2016年11月17日的3.41元/斤上涨18.77%。周环比持平;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15.38%,本周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

  新发地市场经营鸡蛋的商户把上周鸡蛋价格上涨看作是“托盘”,把本周价格稳定看作是“护盘”,是那些编写鸡蛋指数的操盘手们为了稳住鸡蛋期货大盘所采取的强行托市的行为。这些商户认为:如果操盘手们不改变策略,总有一天会“崩盘”。

  现在市场上鸡蛋的到货量是比较充足的,销售是缓慢的。由于到货量较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积压。具体情形依然如上周的《每周动态》所描述的那般。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在周前期上涨、周后期回落。

  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98元/公斤,比11月10日的2.04元/公斤下降2.94%;比去年同期的2.24元/公斤下降11.61%。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2.56%,本周同比降幅大幅扩大。

  本周内的最高价2.01元/公斤(11月14日),比上周的2.05元/公斤下降1.95%;本周内的最低价1.95元/公斤(11月11日),比上周的1.94元/公斤上涨0.52%。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说明本周菜价在周前期有所上涨,周后期回落。

  本周菜价整体上有所回落,主要表现在:后续产地的蔬菜正在源源不断地上市、已经开始上市的蔬菜上市量在逐渐加大、暖棚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反季节蔬菜价格回落。

  本周价格回落的品种主要集中在茄果类蔬菜上,包括南方产区的豆角类蔬菜和北方产区椒类、黄瓜、西红柿、长茄、圆茄等。北方产区适宜冬储的蔬菜由于储存量较大,价格运行平稳,价格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松动。

  本周:山东芹菜正在由露地供应转变为大棚供应;莴笋及菜花类蔬菜供应地已经南移到山东、江苏,后期还会继续南移到浙江、福建和云南;圆白菜、白萝卜虽然还是由河北供应,但是湖北圆白菜、白萝卜也已经成熟,即将上市。

  北京蔬菜的供应模式已经由秋季模式转变为冬季模式,反季节蔬菜在北京市场的上市量还会继续增大,冬季蔬菜的供应状况整体上会比较宽松。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架豆(四季豆、芸架豆、芸豆、小豆)

  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架豆的批发价是2.8-3.8元/斤,上周同期(11月10日)的价格是3-4.8元/斤,周环比下降15.38%。去年同期是2-3元/斤,年同比上涨32%。

  本周,豆角类蔬菜的价格降幅比较明显,架豆的降幅更是明显。

  本周上市是架豆主要来自3个产地:1个是云南的保山;1个是云南的元谋;1个是四川乐山市的夹江县。其中夹江的架豆是西南区在北京上市最早的,现在头茬架豆已经到了上市尾期,价格最低;元谋是这3个产地上市稍晚的,刚刚开园,价格最高。目前上市量最大的属保山。本周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保山的上市量开始加大,又受到元谋架豆的挤压,价格降幅比较明显。

  据新发地市场商户反映,去年同期,豆王(长豆角、玉豆、无筋豆)的价格较高,架豆的价格较低,今年保山地区豆王扩种明显,架豆减种明显,导致今年豆王的价格大幅度地低于架豆价格。

  本周末,豆王的批发价是2.5-3.4元/斤,比架豆价格低了10.61%。2种豆角类蔬菜的价格颠倒过来。

  2、韭菜

  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韭菜的批发价是1.2-2元/斤,上周同期(11月10日)的价格是0.8-2.4元/斤,周环比持平。去年同期是1.6-2.5元/斤,年同比下降21.95%。

  目前上市的韭菜分为2个产地,1个是北方产地,主要是河北邯郸和河北唐山、秦皇岛一带;1个是南方产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湛江的徐闻县。北方产区的韭菜,根苗较细,散装,多被零售商采购,价格较低;南方产区的韭菜根苗粗壮,纸箱或者泡沫箱包装,适宜进入二级市场,价格较高。

  今年南北2个产地的韭菜长势良好,产量增加,价格同步下降。南方产区的韭菜进入新发地市场以后,抱怨北方产区韭菜的价格太低,压得南方韭菜喘不过气来;北方产区韭菜经销商抱怨南方产区韭菜上市量太大,抢了北方产区韭菜的销路。

  其实是南北2个产区的韭菜产量都在增加,价格同比降幅明显。

  3、尖椒

  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批发价是1-1.4元/斤,上周同期(11月10日)的价格是0.9-1.4元/斤,周环比上涨4.35%。去年同期是1-1.4元/斤,年同比持平。

  最近1个多月,椒类的价格一直平稳运行,偶尔几天上涨一下,随后又回落一下,总体上没有明显变化。

  价格变化虽然并不明显,但是现在的尖椒已经不是1个多月之前的尖椒了。1个多月之前的尖椒,是露地和冷棚尖椒;现在的尖椒是冷棚和暖棚的尖椒。现在上市的尖椒,其生产成本是高于1个多月之前的。也就是说,在1个多月之前,当时北京市场上蔬菜的供应正在由夏季模式向秋季模式转换,尖椒的价格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目前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的价格持平,表明:近几年北方产区设施蔬菜的生产能力在增强,即使是在冬季,北方自产的尖椒数量仍然可以满足较大部分的需求。

  后期上市的尖椒先后是广东椒和海南椒。不过,福建椒在异军突起,产量逐年增大。据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受到福建椒的冲击,今冬明春,广东、海南椒的种植面积在压缩,福建在扩张。

  如果福建椒、广东椒、海南椒和北方椒同时应市,冬春季尖椒的价格也不会太高。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海南尖椒的种植面积减少,改种了陇椒和螺丝椒,这2种椒的价格近几年比尖椒的价格高出一截,今冬明春的价格就不会像上一年那么高了。

  4、西红柿

  11月17日,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批发价是0.7-1.5元/斤,上周同期(11月10日)的价格是0.8-1.6元/斤,周环比下降8.33%。去年同期是1-2.1元/斤,年同比下降29.03%。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形容近期西红柿的价格走势是“混战一锅粥”。本来到了冬季,西红柿的价格应该出现上涨,今年则下降,甚至比秋季的价格还低。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目前北方多个产地的西红柿共同应市、冷暖棚的西红柿共同应市。

  目前上市的西红柿几乎没有主产区,辽宁、内蒙、河北、山东多地都有西红柿的生产,除了主产区赤峰、鞍山、锦州、保定、潍坊以外,其周边的市县也有西红柿进京。运到市场以后卖不出去,商户之间竞相压价促销,导致价格“混战一锅粥”。最低的价格是10元/箱,每箱40斤,含塑料箱4元,西红柿本身的价格只有0.15元/斤,不够运费,更不够摘西红柿的人工费。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上一年同期,西红柿的价格还算是比较高的,今年扩种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去冬今春,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跑到海南、云南种植西红柿,填补了北京市场冬春季的空缺;今年他们仍然跑到那里种植西红柿,现在(本周)的感觉是,今冬明春他们种植的西红柿难以进京了,因为北京市场上西红柿的价格可能会在低位运行较长时间。

相关附件: